1954年某一天,全国军事系统高层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,会议期间,彭德怀将军宣布了一项重要决策:即将调整一批军事干部。在这次调整中,时任海军司令员的萧劲光心情激动。海军建设一度面临人员短缺的困境,而这次会议的调整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会。抓住这个空档,萧劲光迅速找到当时担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莫文骅,直接向他提出了一个请求:“海军现在缺少一位舰队司令,想调你来担任这个职务。” 莫文骅与萧劲光有着深厚的交情,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,他们有过许多合作。听到萧劲光的请求后,莫文骅几乎没有犹豫,立刻答应了。然而,不久之后,总政治部找到了莫文骅,副部长萧华与他会谈时,却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建议:并非调他去海军,而是要他担任新成立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一职。这一消息让萧劲光吃了一惊,因为他原本以为莫文骅会到海军工作。 对于莫文骅而言,无论是加入海军,还是转到政治学院,他并没有太多异议。毕竟,从上级关系上看,调到海军的顶头上司将是萧劲光,而两人在抗战时期曾是亲密的战友。回想起来,1938年8月,萧劲光担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司令员时,莫文骅作为政治部主任与他搭档,二人配合默契。那时,留守兵团的成立并不顺利,高岗曾试图担任留守兵团的政委,但萧劲光却坚决不同意:“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看,我对高岗的印象并不好,他政治水平较低,眼界狭隘,总是计较个人得失。”
展开剩余53%发布于:天津市小麦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